環球產品專線 電話:(852) 3890 0638
美國多年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產國,每年平均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42.1%,中國大陸則居世界第二,產量僅及美國的40%左右,接著為巴西、墨西哥、法國及俄羅斯地區,但這些國家的產量均難以與美國相比。
玉米可直接做為飼料,而且能藉由加工製造成許多其他的用途,利用率接近100%。而玉米業者運用濕磨法生產的澱粉更可用於造紙、紡織、洗衣和食品等工業上。而澱粉也可製成糖漿和糖,做為糖果和食品之用。
影響價格因素
1.供給與需求
2.競爭飼料穀物的供應量、價格變化
3.替代品的發展狀況
4.庫存數量
5.季節性因素
6.種植面積
7.政治因素
8.美國政府公佈有關供需的預估報告
黃豆可以作為食用及壓榨食用油之用,而且因其具有高蛋白質及油脂的特性,所以衍生出來的黃豆粉及黃豆油便成了重要的副產品。
美國為世界上黃豆產量最高的國家,佔全球產量五成以上,產地主要集中在五大湖南方,因此這裡的氣候狀況獲得黃豆交易人的高度關注,而且位於芝加哥,自然成為美國穀物的現貨及期貨的交易重鎮。除了美國外,巴西、中國及阿根廷也是黃豆的重要生產國。不過由於中國的黃豆以自給自足為目標,因此主要出口國以美國、巴西及阿根廷為主。
影響價格因素
1.供給與需求
2.季節性因素
3.氣候條件
4.壓榨黃豆利潤
5.替代品
6.匯率
是從黃豆中提取出來的油脂,含有豐富維他命,主要以食用為主,單是煮食已估黃豆油總消耗量的七成。除此之外,黃豆油也用於工業及作醫藥用途。由於近年亞洲地區的國家因人口遞增及生活水準提高,以致豆油的消耗量日趨增加。 主要產國為美國、巴西、阿根廷及歐洲共同市場,估全球產量八成。中國及日本亦是其後較大既產國
影響價格因素
1.主要生產國的產量
2.黃豆油的庫存量
3.各國對黃豆油的需求
4.黃豆油代替品的價格及供應
5.各國的農業政策及關稅政策
小麥為全球性重要穀物且年代久遠,是人類史上很重要的農產品,而現在美國生產的小麥種類主要為硬麥。 小
麥大多用於食品製造,而且相較於其他農作物,小麥作為牲畜飼料的比例較少。另外,由於小麥大多作為食品原料之故,需求與供給的狀況相對地較為穩定,且與個人收入狀況成正向關係。小麥主要進口國為日本、印度、中國大陸、東歐、澳洲等。
影響價格因素
1.供給與需求
2.季節因素
3.美國農業部發布之重要報告
燕麥是世界性的農作物,適合在任何環境生長,特別在寒冷天氣及溫帶氣候下更佳。但基於多種限制如飲食習慣、品種、加工及耕種方法等,其主要用途為用於家禽飼料。
在燕麥的產量上,以俄羅斯為最大產國,其次為美國及西歐。
影響價格因素
1.生產國的氣候變化
2.各國(特別是生產國)的進出口政策
3.燕麥於各國的供求
4.代替品
5.匯率
米是全球一半人的主要食糧,亦有相對長的歷史,至今已有很多不同種類,不能盡數。而米的種植亦有很多不同方法,但種植的要求亦較其他農作講究;而地理位置亦是一個重要因素,在不同的地區,稻米一年中收成的次數也是不同的。在東南亞、中國華南地區及台灣等緯度較低的地區,稻米一年能收成三次;中國長江流域一年能收成兩次;而在中國北方、韓國、日本等緯度較高的地區稻米一年只能收成一次。 而在2008年前,大米期貨是較冷門的農產品期貨,但隨著糧食問題及米價不斷上升,慢慢地受到投資者的注意。
影響價格因素
1.生產國的氣候變化
2.各國(特別是生產國)的進出口政策
3.燕麥於各國的供求
4.代替品
5.匯率
於1966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是以活豬期貨合約為主,直到1997年,為了方便使用者,CME把活豬合約改為瘦豬合約。可是,基於美國境內對豬隻肉的需求甚高,其進出口並不多,加上每隻瘦豬可產出的瘦肉不多,供應較少,導致瘦肉價格有時會出現大幅度的變動,不少養殖者及豬肉加工企業都會參與瘦豬期貨買賣,作為對瘦肉價格變動的對沖。 每張瘦豬期貨合約對應4萬磅肉品,是以現金交割。
影響價格因素
1.豬隻的供應
2.各國對豬隻的需求
3.飼料的價格波動
4.疾病影響
5.各國的經濟狀況
6.代替品因素
飼牛(Feeder Cattle)是指小牛出生後8-14個月,飼養至體重約650-850磅的牛隻。當飼牛被餵養多4-9個月後,待牛隻體重達900-1400磅時,便可宰殺後賣出,稱為活牛(Live Cattle)。而活牛會因應牛肉的產量及質量去分級,在活牛期貨合約當中55%的活牛為Choice級別,45%為Select級別,全球約有67%的牛肉都是在美國飼養。
另外活牛期貨每張合約對應40,000磅活牛,以實物交割。
而飼牛期貨每張合約對應50,000磅飼牛,則以現金交割。
影響價格因素
1.生產國的氣候變化
2.各國(特別是生產國)的進出口政策
3.燕麥於各國的供求
4.代替品
5.匯率
又稱為豆粉,是黃豆研磨後的副產品,壓榨後形成含豐富蛋白質的碎粉,主要用途是在動物飼料業,為家禽和牲畜飼料中蛋白質補充物。早期黃豆的加工是以壓榨方式除油,現今則以化學抽取的方式為之。由於近年亞洲地區的國家因人口遞增及生活水準提高,以致豆粕的消耗量日趨增加。
影響價格因素
1.主要生產國的產量
2.黃豆及黃豆油的價格
3.各國的經濟狀況
4.各國對豆粉的需求
5.疾病影響(發生如禽流感、瘋牛症時,因牲口數目減少而影響對豆粉的需求)
環球產品專線